各位小伙伴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无产者与脱产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无产者与脱产者以及脱产者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脱产
脱产,顾名思义,即脱离生产。简单的解释就是脱离工作生产岗位,全日制在校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我国脱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中组成部分,我国国民教育形式有三种: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
脱产学习就是参加工作后再去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方式,其管理模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学习期间不在原单位工作,不占用周六和周日的工休时间,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和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考)的授课方式大体分为脱产、业余及函授三种形式,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
1、业余:业余授课方式一般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2、函授:该种学习形式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间一般为寒暑假。
3、脱产:年龄较小或者想进入大学校门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脱产学习就是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方式,其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人高等教育
二、脱产干部是什么意思
1、我国解放后到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行政干部由于文化水平低,人少事多,就吸收了一部分有实地经验的农民参与了行政管理,这些人身份不变,不脱离生产劳动,被称为不脱产干部。相对,把那些脱离生产劳动的干部称为脱产干部。
2、九十年代,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干部一词已经逐渐成为历史,并且工作人员的身份界限被打破,脱产干部也成为历史。
3、由于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对原来的工作人员的笼统分类方式进行了重新细化分类,过去的干部,现在分别在行政单位称为公务员、在事业单位称为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部分为有学历的工人)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国有企业单位称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部分为有学历的工人)和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这些人的待遇因单位的性质不同而各异。
4、比如在原来的农村,“生产队长”“生产大队长”虽然是干部,但是他们要参加劳动,和普通社员一样干活,照样凭“工分”和社员一样年终分配,这就是“***干部:到了公社,公社的主任就不用搞劳动了,靠国家的工资和补助生活,这就是“脱产干部”。
5、在工厂,一般车间干部都是脱产干部,不用去参加劳动,但车间里的“团支部书记”等,没有专职的,就算是“***干部”。
6、脱产一般就是不用上班,但是还有工资,只不过奖励比较少,一般脱产学习的比较多。
7、例证: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礼记·月令》。
8、出处:《疏》:“谓大割牲以祠公社,以上公配祭,故云公社及门闾者。”
9、最早的公社: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有自己的经济或社会观点并生活在一起的团体。
10、人民公社的性质:曾经(1958—1978)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政治经济合一的乡级组织。
11、 2脱产干部和半脱产干部的概念:
12、脱产干部指的是专门从事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有固定的工作时间。
13、半脱产干部指的是虽属国家干部,但没有国定的时间.地点.工作的人员。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14、曾经(1958—1978)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政治经济合一的乡级组织里虽属国家干部,但没有国定的时间.地点.工作的人员。
15、“脱产干部”是相对“***干部”而来的,意思是“专职干部”。
16、比如在原来的农村,“生产队长”“生产大队长”虽然是干部,但是他们要参加劳动,和普通社员一样干活,照样凭“工分”和社员一样年终分配,这就是“***干部:到了公社,公社的主任就不用搞劳动了,靠国家的工资和补助生活,这就是“脱产干部”。
17、在工厂,一般车间干部都是脱产干部,不用去参加劳动,但车间里的“团支部书记”等,没有专职的,就算是“***干部”。
18、所谓三级指的是县、乡镇、村三级行政单位
19、三级干部就是县、乡镇、村主要负责同志,县里的是县委***班子成员,县属机关、局、委室主要负责同志及省属驻县机关单位负责同志;乡镇即是党委书记、乡镇长、副书记、总支书记等相关领导干部;行政村则指定是村支部书记或村长。
20、老干部是指1949年9月30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一般称为“离休干部”。
21、对于老干部的解释,更贴切的定义应该是具体所指建国前参加工作而按政策规定离休的老同志。
22、现在各地仍然存在的老干部局就是专门负责离休干部相关工作事项的党委工作部门。
23、二级干部”这个词现在很是陌生了,所以先要解说两句。这个词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因为那时物质极度困乏,绝大多数人四季衣服是混著穿的,经常出现外衣遮不住内衣的情况。不论男女,当一个人的棉毛衫或衬衣在外衣下面露出半截时,就会被人们讽刺为“二级干部”。至于为什么要把内衣长过外衣的现象,用“干部”一词加以讽刺,大概是因为从那时起“干群关系”就已经不太和谐了吧。
24、就是给退休的老领导找个赚钱的门路。
三、无产者与脱产者
1、在当今社会,有些人看似混迹于无产者行列,实则扮演着“脱产者”的角色,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尤其在知识界尤为显著。教育界是这类现象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研究人员,他们大多脱离了生产一线,虽然不占有生产资料,却享有相对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们往往自诩为无产者,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倾向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因为他们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他人劳动之上,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实也是个脱产者,他的理论研究正是源于对社会的居高临下审视。
2、资产阶级中,尽管谈论社会主义的人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真正的无产者。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在恩格斯的援助下,由一个身处资本主义体系中的脱产者所完成。资本主义的复杂性与理论研究的特性决定了,只有从高位观察社会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并撰写这样的著作,不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的研究本质上都源自脱产者的视角。
3、由此,社会主义革命的挑战显现出来,研究社会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研究无产者的人也并非无产者,因为无产者若不与资本结合,便无法产生生产力。知识分子往往难以摆脱对资本的依附,这种现象自农业革命以来就已存在。当谈论剥夺资本时,他们往往将自己视为利益受损的一方,误解为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4、文艺界常常以“人性自私论”为资本主义辩护,认为社会进步难以实现,但历史上的革命者坚信,无私与自私共存,只有无私的人团结起来,才能改变现状。然而,将人性简单切割为自私和无私是不全面的。理想社会应是“私所应该私”,允许人们在享受和奉献间找到平衡。尽管如此,资本的掌控者往往能享受更多,这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脱产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立愈发鲜明。
5、真正的无产者革命,如中国近代的历程,是从底层实践出发,逐步上升,而非空谈理论。从工农武装割据到合作社,我们看到了无产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社会结构。探寻中国未来的道路,关键在于深入基层,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
6、总的来说,无产者与脱产者之间的界限并非仅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更在于他们的实践与思考是否扎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只有理解并直面这一差异,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变革的本质和方向。然而,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份如何,我们都应意识到,每个人的行动都在塑造着社会的未来,无论是推动进步,还是试图改变。
四、没有脱产者会有文明吗
1、文明的存在不一定依赖于脱产者(专门从事农业和食物生产的人),因为文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过程。农业和食物生产是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因素。
2、文明的出现通常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化、技术创新、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相关。虽然农业和食物生产对于支持人口稳定和城市化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他领域,如工艺、商业、科学、艺术和哲学等,也对文明的形成和演进有着重要的贡献。
3、一些文明的兴起,例如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并没有完全依赖于脱产者。相反,这些文明的形成是由农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其他社会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所推动的。
4、因此,尽管农业和食物生产在文明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文明的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脱产者。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结果,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